商務卡

公司成立以來,三不五時會用信用卡買國內外的一些服務或商品,如 Slack、AudioJungle 的音樂,或 sentry.io 等,有時候金額大,這些又都是代墊款,每個月又要再結算一次從公司付給代墊人,覺得麻煩,如果是國外的交易,又要特別印帳單,確認台幣的金額與國外交易手續費,這個帳單又會跟私人的其他交易列在一起,覺得隱私沒有受到保護。

因此我一直在想是否有信用卡是以公司的名義,直接扣公司帳戶,就沒有代墊款項要處理的問題。在前公司就有聽說其實沒有所謂公司卡,還是跟著個人,但我當時不明白,等到我弄了一張之後,終於明瞭是怎麼回事了。

公司成立之前,有在想要使用哪一家作為主要往來銀行。當時考慮就三家:台新、國泰跟玉山。主要是台新推出 Richart 的時候,對於銀行把 Mobile App 做成這樣我覺得是開了先河,雖然反應速度是慢了點,但整體使用者經驗跟台灣其他家比起來是好的。國泰則是我第一份工作的薪轉,本來就算有點熟悉,而玉山則也是耳聞在數位體驗上不錯的一家。端看國泰跟玉山是 PyCon TW 的經常贊助商大概就可以知道他們有在花一些心思在數位的這一塊,至少我是這樣看的。最後因為好友在國泰金控數數發弄得有聲有色而選擇了在國泰開戶。

商務卡 - 信用卡介紹 - 信用卡 - 產品介紹 - 國泰世華銀行
企業商務差旅最佳夥伴、差旅費最高0.5%現金回饋、最高2千萬元旅遊保險、機場外圍停車每次最多7天!

在國泰的信用卡頁面有一張叫做「商務卡」的,申辦資格寫道:

💡
依本國法律設立登記,財務健全,無不良紀錄之法人,成立兩年以上,且資本額500萬元以上,或近一年營業額達350萬元以上

乍看之後就是跟公司連動的卡,所以我一直以為它會是一張法人為主體持有的卡片。而它的申辦資格也有一定的門檻,我覺得如果這張卡可以辦得下來好像也不錯,是否也是某種象徵,於是填了一大堆的表單後申辦了。

辦了之後才發現,它仍然以自然人為主,但又很不一樣。一般來說,同一個人在同一間銀行的所有卡片帳單都會合在一起,且信用額度會是所有卡片共用。但如果有辦商務卡,這個額度是不同的,帳單也會分開。我覺得這樣是不錯,因為至少解決了我前述隱私的問題。但確帶來了另外非常麻煩的問題:個人網銀幾乎什麼都查不到,它不會出現在網銀的卡片列表中,也不會出現在國泰優惠裡。沒有即時消費明細,沒有未出帳明細。可以查「已出帳」的帳單但是只有網頁版查得到,而且每一次都需要輸入卡號。

商務卡是另外的選單
商務卡帳單查詢需要每一次另外輸入卡號

但我覺得這都不打緊,除了卡號不好輸入之外(最基本的,打了四個號碼要跳下一個輸入框),最不妥的地方是它沒有把 HTML input 的 autocomplete 關掉,所以我的卡號其實就大喇喇在輸入框的提示裡。

即時消費確實會寄信,但卻不是每一筆都有寄信。國外消費的基本上都有,但 Uber 的全部都沒有通知。除了電郵我習慣還要有簡訊加上網銀或網銀 App 的通知與記錄查訊,會心安許多。如果被盜刷,我至少是可以掌控的。但商務卡都不會有,讓我刷它感到很卻步。

我以為企業網銀看得到更多資訊,但實際上跟個人網銀是一樣的,只是這個介面有把 autocomplete 關掉。

最後至命的一擊,就是境外雲端的費用要在 10 天之內繳交並申報營所稅,所以我們公司的流程是每次刷卡之後,都要一直查商家到底請款了沒,請款了,在「未出帳明細」有確定新台幣的金額,我們才以這個金額速速申報營所稅。但,國泰的商務卡沒有辦法從網銀或網銀 App 查到這個資料,所以每次刷完之後,要算,已經六七天了,商家應該請款了,然後去電客服,每每都要等上一陣子,請他幫我查新台幣金額後,再請他寄未出帳明細到我的信箱作為會計憑證。

以上兩點就足以讓我完全不使用這張卡了。當然它是有些功能的,例如,商務卡可以直接從公司法人的戶頭扣款繳費,且同一間公司的所有商務卡會有另一張合併的帳單可以全部一起看。但,如果無法查詢即時的資料讓我們可以安心的使用這張卡,這些又有什麼意義呢?

前一陣子 SVB 的新聞很多,臉書上看到有人分享了 Mercury Bank,我看到它有 API Access,驚呆了,不知道台灣的銀行什麼時候才能這樣。